第二阶段(2005至今)项目进展
本项目在2005年进入第二阶段,重点为在不同的中国社会工作实践领域发展优质的服务,以及在加拿大的华人社区服务提高服务标准并增强华人对社区服务的了解。本项目所推出的活动强调合作研究和发展,双边知识交流,和互助能力建设。在与中国合作伙伴现有的合作关系基础上,本项目的重点是健康和心理健康,公共政策,社区发展,以及强调实践训练的社会工作教育。
最近的举措包括:
- 对在中国社会工作者和精神卫生专业人员提供心理治疗和心理辅导方面的培训(主要合作者:北京理工大学)
- 对2008年5月12日四川省地震:
- 支持山东省社会工作教育的发展。
- 加强社会工作实践和教育实践
- 与清华大学医学院协作为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开发培训项目。
- 研究支持由民政部草拟的社会救助,社会保障以及慈善组织的监管等方面的法案条 例
o 为地震灾民培训精神科医生和精神卫生专业人员;
o培训社区重建计划;
o制定社会工作和精神健康专业人士的干预模式
o帮助成立非政府组织和服务
o培训实践督导和实习教师
o建立和推广榜样
在加拿大,该项目由移民社区的参与,而大大超越了传统的研究和学术范畴。该项目与多个社区组织建立密切工作关系,通过咨询,培训和服务项目的开发为移民提供服务和支持。合作机构包括ACCESS联盟(ACCESS Alliance,)、替代规划小组(Alternative Planning Group)、亚裔社区艾滋病中心(Asian Community AIDS Centre)、华咨处(Centre for Information and Community Services)、耆晖会(Carefirst Community Services Association),多伦多家庭服务协会(Family Services Association of Metropolitan Toronto),和颐康老年护理中心(Yee Hong Centre for Geriatric Care)。我们共同创建了服务项目,以解决移民和为移民服务的从业者的需求,并由此改善移民社区的社会服务。以下提供了这些举措的简要说明。
安居工作证书课程(2008年起):安居工作证书课程是根据安居工作者的需求评估研究而镇定,通过社会工作的继续教育课程提供。这项证书课程包括六个模块,涵盖安居工作,其中包括移民和安居过程、项目开发、信息和转介、心理咨询和社会技能、与多元群体工作,和高级选修课。
颐康老年护理中心(2010年起)举行的性与亲密需要项目:以曾家达教授的知行易径为模型,为员工提供讲座,旨在讨论备受忽视的华人老人的性行为和亲密需要问题。与会者学习把老人们与性和亲密感有关的问题重新定义为未满足的需求进行评估,而不是从对待病态的架构出发。
虐待长者热线(2004年起):在耆晖会的研究,通过社工学院Sheila Neysmith 和她的博士生合作,开展热线电话服务,以解决受虐老人的社会孤立和交通不便等问题。
华人社区服务工作网络集团(2004年起):小组汇集较早和较近期的中国移民的社会服务工作者以了解这些群体的独特的文化和社会差异,并创建一个网络共享经验,信息和资源,以及相互提供支持。
亚洲LGBTQ(同性恋、双性恋或跨性別族群)在多伦多的社区(1996-2001)的能力建设:与亚裔社区艾滋病服务(Asian Community AIDS Service ;ACAS)合作,建立朋辈辅导计划,以解决LGBTQ个人面临的语言,文化,和体制性障碍接受服务等严重障碍。该方案的成功导出亚洲Lesbigay同行支援服务(ALPSS)和ACAS在1999年获得的研究补助金以研究有艾滋病毒/艾滋病的人的经验。
AMNI(反种族主义,多元文化和土著问题)中心(1995-2008):设计各种加拿大人原住地的文化和国家的简介资料,并供给为加拿大新移民提供介绍服务的志愿者使用。